中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中东 澳新 非洲
首页 时政 社会 经济 商业 金融 科技 军事 健康 文化 娱乐 体育

银保监会首次发布影子银行报告 点出五大特点

2020年12月07日 地区:中国

12月4日,由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课题组共同撰写的《中国影子银行报告》发布。

QQ截图20201207073447.jpg

报告内容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积累时间长,存量风险较大,相当多金融机构仍然存在规模情结,各类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没有被真正打破,“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尚未真正建立,部分高风险影子银行可能借不当创新卷土重来。但也应看到,影子银行不会消失,将和传统金融体系长期共存,不同类型的影子银行的作用和风险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对影子银行的持续监管体系。

报告从中国影子银行的判断标准、范围和分类,问题与危害,治理与成效,监管方向与重点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报告披露,截至2019年底,中国广义影子银行规模为84.80万亿元人民币,占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6%,相当于同期银行业总资产的29%;狭义影子银行规模为39.14万亿元,占广义影子银行的46.2%,较历史峰值下降11.87万亿元。

报告显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影子银行呈现出五方面特点。

一是以银行为核心,表现为“银行的影子”。从负债端看,银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资金的主要提供方;发达经济体的影子银行以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核心,资金较少直接来源于银行体系。

二是以监管套利为主要目的,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各类机构利用监管制度不完善和监管标准不统一游离于监管边缘,在所谓的“灰色地带”大肆从事监管套利活动。另外,还存在大量“无证驾驶”,形成了“全民办金融”的小环境。

三是存在刚性兑付或具有刚性兑付预期。多数产品承诺保本或保最低收益。有的还与投资人签订“抽屉协议”,承诺刚性兑付。有的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隐藏风险,夸大收益,不及时充分披露信息,造成“买者自负”难以真正落实。

四是收取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较为普遍。发达经济体影子银行主要是交易型模式,借助回购、卖空、做市等工具赚取利差收益。中国影子银行产品大多是认购持有到期,流动性低,以量取胜,拼市场份额。赚取通导管理费是盈利的主要来源。

五是以类贷款为主,信用风险突出。发达经济体影子银行投资范围广泛,以标准化资产为主,信用违约风险较低。而中国影子银行绝大部分是银行贷款的替代,但客户评级标准显著低于贷款客户,无论是融资来源还是资金投向都承担直接的信用风险,且风险大于银行贷款。

报告称,影子银行存在不断推高杠杆水平、助长脱实向虚、严重掩饰资产质量真实性、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激励、危及社会稳定等问题与危害。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