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新作《鳄鱼》:颠覆主流论述的「贪官现形记」
2023年06月26日 地区:中国 来源:香港01 阅读(711)
中国著名作家、诺奖获得者莫言长篇话剧新作《鳄鱼》于一周前正式上市,旋即引发抢购潮,据出版社透露,自6月15日全网预售开启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在19日正式上市之前已两次紧急加印。
以莫言的号召力,这样的市场反响并不意外。 何况此前,莫言已经在不同场合做过「预告」。 比如今年五月下旬,莫言在复旦大学与作家王安忆、学者陈思和展开对谈,话题即围绕着《鳄鱼》进行; 六月初,莫言与学者陈晓明在北京大学再次围绕《鳄鱼》进行探讨,据悉两人还亲自演绎了《鳄鱼》的片段。
《鳄鱼》正式上市当天,莫言亦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文章,表达了自己从小说家转型为戏剧家的心愿,以及为何创作《鳄鱼》的初衷。 莫言在文中写道,「我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报《检查日报》工作了十年,采访了很多检察官,也采访了一些被抓起来的贪官。 我们一想到贪官都是不约而同的愤恨,对他们嗤之以鼻。 但是如果你去采访了十个贪官,就会发现这十个贪官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们有共同的特征:就是把公家的钱装到自己腰包,上了不该上的牀,拿了不该拿的钱,吃了不该吃的饭,这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实际上他们每个人的个性都很丰富。」
中国作家莫言新作《鳄鱼》。 (香港01)
至于为何要选择一个外逃贪官的角度,莫言坦言「也是为了写得方便」。 具体来说,国内已经拍了各种关于贪官的电视剧,但是这些贪官跑到海外去怎么样生活,我想这个大家可能会感兴趣。 这两年我们也知道,高检和有关部门都有'天网行动'不断追踪逃出去的贪官,也有很多贪官主动回来自首,也有的是被引渡回来,当然有很多在国外到处隐姓埋名,藏来躲去,日子也很艰难。 《鳄鱼》就写了这样一个发达地区地市级的市长,在国外的痛苦心态和对自己过去犯下的罪行的后悔。」
从《鳄鱼》的内容来看,莫言的确着力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主流叙事的贪官形象。 按照官方主流叙事,官员一旦落马,便瞬间从伟光正的高台跌落,不仅贪腐淫,而且「从未真正树立理想信念」、「从未真正忠诚于党和人民」、「彻底丧失党性原则」...... 人们也见惯了贪官在镜头前千篇一律的忏悔。 在莫言笔下,外逃到美国的贪官单无惮虽然也有着普遍贪官的共性,但也有鲜明的个性,这也符合莫言一贯的人物塑造方法,也即「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 所以单无惮摆脱了主流叙述的桎梏,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被还原为人的单无惮,对于他所背叛的祖国和人民,并不是简单的愤恨,反而更多的是不舍与再理解。 所以当身边人唱衰举国之力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时,他回怼说,「任凭你们冷嘲热讽,随你们斜火妖风,奥运会定会大获成功。」 并反问道,「你们的意思是,我一个逃亡的贪官,应该恨那片土地,恨那片土地上的一切才对嘛?」 「屁话! 你这样说,贪官们都不会同意。 首先我就不同意。 我是贪官,但我,没有卖国,甚至,我还爱国,很爱国,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爱国。」 而对于人民,单无惮说出了自己在任上时可能永远不会说出的大实话——「人民有心,人心所向; 人民有眼,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民有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人民有手,人民的铁拳砸烂旧世界——“。
英国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荣誉院士称号,并宣布成立以莫言命名的国际写作中心。 (新华社)
对知识分子群体,莫言也以牛布、灯罩为载体进行了直接批判。 牛布曾任《滨海时报》记者,是单无惮的瓜蔓亲戚,自称为诗人、作家、民主斗士。 灯罩则是行为艺术表演者。 当牛布第一次自我介绍时,扬言自己担任总编的《真真理报》「尽力向真理靠拢」,「我们以事实为根据,揭开事件的内幕,还事件以真相,以真实的事实论证我们的理论。」 单无惮则直言,「有很多名人语录,其实是你们这种人捏造的。」 「假托名人,伪造真理。 为了打鬼,借助钟馗。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啊!」 而当牛布说「我在用我微弱的力量,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为了拯救苦难中的同胞甘愿自我牺牲的圣徒」时,单无惮摆手打断对方的话,并附言「这些话就不要讲了」,「我要为你能把假话说得这样漂亮喝彩。」
也是在第一次对话中,牛布将之前为了当记者部副主任而求助于舅舅走后门的经历,看做是「一生中的耻辱」,并进行了一番自我剖析——「其实我从您办公室一出来就后悔了。 我站在过街天桥上,看着桥下来来往往的车流,听着桥上卖杂品的小贩们的吆喝声,心里想,我这是干什么? 我不是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吗? 我不是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敢于与权势斗争的斗士吗? 我不是一直在用最激烈的语言批评官场的腐败吗? 我不是一直瞧不起那些为五斗米折腰的追名逐利之徒吗? 我怎么能堕落到为了一顶小乌纱帽去认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舅舅呢? 在那一刻,我真想纵身从天桥上跳下去——」但这样的自我剖析,很快成了一种绝妙的讽刺,因为这所有的表演都是为一个总目标服务的,那就是榨干舅舅的最后一点价值,其与灯罩谋划的发表政治声明、巡回路演等行为艺术,也是充满了名与利的算计,跟他们挂在嘴边的民主、自由、公平、正义不相干。
至于贯穿始终且富有寓意的鳄鱼,莫言显然充分发挥了他魔幻现实主义的功力。 不仅充分发挥了鳄鱼「环境决定物种」的独特天性,以及它的身体的生长与环境制约的密切关系,还让鳄鱼与单无惮合二为一,并在最后开口说话,道出了全剧的主题——「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我们都是欲望的奴隶。」 在此处,莫言显然对当前轰轰烈烈的反腐运动进行了有节制的反思,因为不断给鳄鱼提供更大活动空间的单无惮,其实也是在浇灌鳄鱼的欲望,就像中国的官场一样,制度的缺失与法治环境同样在不断推高「单无惮们」的欲望。 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发出警醒,「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莫言在后记《心中的鳄鱼》中进一步总结道,鳄鱼是丑陋的,也是凶残的,但它又是具有超出一般动物的忍饥耐饿、适应环境能力的超级动物,要不它也不会在地球上存在数亿年。 它比人类古老,从某些方面来看,它也比人类更智慧。 它的生长规律,与人的欲望何其相似。」 「是的,人的欲望就像鳄鱼一样,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和营养,便会快速生长。 在本剧中,决定鳄鱼生长快慢的是养它的柜子,而决定贪官贪腐程度的是他掌握权力的大小与制度对权力的限制程度。」
中国作家莫言新作《鳄鱼》。 (香港01)
在最后,莫言也借单无惮的追问表达了更大范围的关怀:未来十年内,世界上会发生哪些大事? 俄罗斯会与美国开战吗?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会被海水淹没吗? 转基因农作物会使人类基因突变吗? 干细胞疗法是否可行? 人的寿命真能到一百六十岁吗? 人的大脑真能与机器连接吗? 人类真的会移居火星吗? 外星人会来访问地球吗? 机器人是不是能代替女人生孩子? 人类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让地球上永远没有战争? 有没有一种新的高科技的武器,让所有的航母和飞机变成废铁? 有没有一种强大的信号,使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失效?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把人的贪欲像割除赘肉一样割掉? 鳄鱼有没有可能由卵生变为胎生? 而人类有没有可能由胎生变为卵生,从而使女人的生育痛苦大大减轻......
剧作主人公单无惮通过轮番追问,完成了从低级欲望向高级关怀的转变,这无疑也是一个外逃贪官最颠覆主流论述的自白与反省。 对普罗大众而言,眼见现实世界的种种冲突与战争,这些问题如同「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追问一样,答案仍在风中飘。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
Comments编辑推荐
朝鲜国防省成立指挥机构贯彻地方发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