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亚太 欧洲 美洲 中东 澳新 非洲
首页 时政 社会 经济 商业 金融 科技 军事 健康 文化 娱乐 体育

关税政策成网路犯罪温床,民众宜慎防支付请求信息

2025年05月20日 地区:美洲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自从总统特朗普推行连串关税政策后,市面上已经出现新的诈骗形式,歹徒会冒充政府、零售商或物流公司,向消费者索取关税,民众若遇到可疑情况,可循3个标准判断真伪。

NBC报道,专家表示政府的关税政策经常改变,民众无从时刻追踪最新消息,因此让诈骗集团有机可乘,在最近的多宗个案中,歹徒往往宣称消费者的包裹已遭扣查,又或者需要缴纳关税,借此索取银行户口等个人信息,也有骗徒直接要求民众付款。

网络安全公司BforeAI表示,截至今年初,已经出现300多个新的诈骗网站,全部与关税有关。耶鲁大学的预算实验室(Budget Lab)则说,全美现在的平均有效关税税率为17.8%,创下1934年以来新高,虽然华府与中国近日达成协议,互相暂时搁置高昂关税,美国也与英国签署新的协议,但民众的整体关税压力仍然庞大。

专家总结说,民众可从3大因素判断自己是否遇到诈骗,首先信息来源是否清晰;其次是信息内容是否准确;第三是付费渠道是否明确。在信息来源方面,民众若发现信息来历不明、催促当事人立即付款,便需提高戒备,物流公司Flexport的副总裁赫特(Bernie Hart)更说,进口商品若要支付费用,一定附有7501表格等官方文件,政府不会以电话、电邮等形式联系民众。

在第二点信息内容方面,专家建议民众仔细阅读文字,若发现错别字,或者对方的信息不是来自官方域名时,也需要态度谨慎。至于第三点收费渠道,真正的文件应该详细列出收费项目,以及民众查询详情的途径,没有这些信息的话就可能事有跷蹊。本报讯

资料图

▲专家指,近期的诈骗手法多以“支付关税”为名发送紧急讯息,或声称包裹已遭扣查,诱使受害人提供个资甚至直接付款。 法新社资料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评论

Comments